学校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首次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建校以来,学校群英荟萃、专家云集,生理学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学与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微生物学家魏曦院士、药理学家张毅教授、生理学家吴襄教授、生物学家伍律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曾执教讲坛,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有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5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6人;省核心专家(Ⅰ类)6人,省管专家(Ⅱ类)30人,二级教授26人,140人入选贵州省级人才项目。有教育部创新团队、贵州省省级教学团队、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7个。
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起与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贵州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研究生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4个学科门类。药理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是贵州省首个进入ESI全球前1%医学学科。2018年以来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大健康医药学科群”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Ⅰ类学科群,临床医学和药学是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学校自然指数综合排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87位。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药学进入全国前40%,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均进入全国前50%,25个专业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专业榜单,附属医院12个学科进入2020年度中国医科院科技量值前100位。
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医学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在相关临床专科领域独立担负临床诊疗、临床应用研究和临床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二、学习形式及基本学制
博士研究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脱产学习,基本学制3年。
三、考试形式、招生专业及拟招生计划
1.考试形式:“申请-考核”制。
2.招生专业:详见《遵义医科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招生计划:2023年拟招生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5名,实际招生计划以国家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四、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且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3.考生须取得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
(1)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硕士在读证明,入学前取得相应证书。
(2)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者,报名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书面认证报告。
4.硕士阶段为医学专业并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且报考专业须与现所学或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1)非应届硕士毕业生须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卫生系列中级及以上职称。
(2)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入学前须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
5.英语水平要求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除六级成绩外,其余成绩5年内有效(2018年1月1日及以后)
(1)CET-6成绩≥425分(或CET-6合格证书)。
(2)TOEFL或IBT成绩≥80分。
(3)IELTS成绩≥6.0。
(4)国家英语专业四级成绩合格。
(5)WSK-PETS5成绩合格。
(6)GRE≥310分。
(7)在以英语授课为主的国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8)或参加“遵义医科大学博士生英语水平考试”。外语水平不满足上述第(1)至(7)条要求者,可选择参加计划于2023年3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举行的“遵义医科大学博士生英语水平考试”,成绩达标者可进入报名的后续流程。
6.学术水平要求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2018年1月1日及以后)
(1)以第一作者在国内重要期刊上或国际英文期刊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高水平文章1篇。
(2)主持地厅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
7.须有两名所报专业领域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精神和学术水平进行书面评价和推荐。
五、“申请-考核”制流程
“申请-考核制”包含网上报名、提交申请材料、资格审查(初审)、公布进入考核名单、综合考核(复试)、拟录取等环节。
未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不得参加后续考核(复试)环节。
(一)报名
1.报名时间:2022年12月20日—2023年2月20日。
2.网上报名。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完成网上报名。报名网址:https://yz.chsi.com.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报名前务必仔细阅读本章程、通知及以下注意事项:
①考生报名前应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将不予参加考核,报名考试费及报名材料恕不退还。
②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核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③报名时选择“定向就业”的考生,必须在考生单位报考意见上由考生所在人事部门负责人写明:“同意该生以定向就业方式报考,保证该生博士期间全日制脱产学习”,须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和单位行政公章。
3.缴纳报名费。依据《贵州省物价局、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完善和规范招生考试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黔价费〔2008〕63号)文件规定,报名费为180元/生。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各项报名流程的,视为报名无效。
(二)提交申请材料。考生完成网络报名后,须在2023年2月20日至26日将所有申请材料纸质版原件邮寄至我校研招办(以邮戳日期为准),逾期者视为放弃报考资格。(材料清单详见附件)
(三)资格审查(初审)。学校将按专业或研究方向组织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择优确定考核名单。
(四)综合考核(复试)
1.时间安排。2022年5月上旬。
2.缴纳复试费。依据《关于印发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各类考试招生收费分配办法的通知》(黔招考院〔2020〕2号)文件规定,复试费为100元/生。进入考核(复试)名单中的考生需缴纳复试费,缴费方式及时间另行通知。
3.考核内容。主要考查考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申请材料、学科背景、综合素质、英语水平、科研素养、创新能力等。
(五)拟录取
考核小组按综合考核成绩,根据招生指标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交临床医学院审核后,上报研招办。研招办复审确定拟录取名单后,提交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在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公示拟录取名单。
体检或政审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学费标准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贵州省的规定收取学费。
(二)奖助学金
我校按照国家及遵义医科大学奖助学金相关管理规定为在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提供多元奖助政策体系。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万元/生/年;学业奖学金1万元/生/年;国家助学金1.3万元/生/年。
七、其他说明
1.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报到时未取得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2.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3.依据国家规定,我校不举办或参与举办招生考试辅导活动,不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招生考试辅导培训、招生宣传和组织活动。
4.如因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学校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招生相关政策,考生须服从学校调配。
5.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详细、清楚写明,以便我校及时通知有关事宜,若因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填写有误,导致我校无法及时联系考生,责任由考生自负。
6.对弄虚作假,通过伪造、欺骗、隐瞒等手段取得报考资格的考生,无论招生工作进行到何种环节,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报名、考核、录取、入学等资格,已取得学籍、学历者将注销学籍、学历,并通报考生所在单位。
八、信息发布与联系方式
(一)信息发布
遵义医科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均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需及时关注网页,查看招生相关信息、招生咨询问题等。
(二)联系方式
官方网站:http://grs.zmu.edu.cn
咨询电话:(0851)28643580
联 系 人:雷老师或黄老师
邮寄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科(邮寄时请用邮政EMS或顺丰)
九、本招生简章由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2年12月
遵义医科大学2023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及代码 |
专业领域代码及名称 |
专业领域方向 |
拟招生计划 |
002临床医学院 |
105101内科学 |
呼吸内科学 |
1 |
消化内科学 |
1 |
心内科学 |
1 |
肾内科学 |
1 |
105102儿科学 |
儿内科学 |
2 |
105103老年医学 |
老年医学 |
1 |
105104神经病学 |
神经病学 |
1 |
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1 |
105107急诊医学 |
急诊医学 |
1 |
105108重症医学 |
重症医学 |
1 |
105111外科学 |
普外科学 |
1 |
泌尿外科学 |
1 |
整形外科学 |
1 |
105112儿外科学 |
儿外科学 |
1 |
105113骨科学 |
骨科学 |
1 |
105114运动医学 |
运动医学 |
1 |
105115妇产科学 |
妇产科学 |
1 |
105116眼科学 |
眼科学 |
1 |
105117耳鼻咽喉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1 |
105118麻醉学 |
麻醉学 |
1 |
105119临床病理 |
临床病理 |
1 |
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1 |
105121肿瘤学 |
肿瘤学 |
1 |
105123放射影像学 |
放射影像学 |
1 |
合计 |
2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