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历经关东医学院、大连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等阶段。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55年,1956年我校张毅教授被选任为新中国首批研究生导师。学校是文革后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由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1年首批获得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目前学校研究生教育涵盖4个学科门类:医学、理学、法学、工学,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含自主设置的目录外或交叉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具有授予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从“港、澳、台人士中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学校自1999年开始先后与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贵州大学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
研究生院按照学校办学定位、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具有学术创新思想、临床实践能力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研究生为目标,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开始,累计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69人(其中:在读研究生2334人)。学校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127人,校外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68人。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导师工作室等教学科研平台,以及26个省内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研究生院现下设办公室、招生就业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位管理办公室、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规划与管理、学生思想与日常管理工作。
研究生院的师生将始终秉承“明德笃学 求是致用”的校训,在学校党委提出的“建设国内一流医科大学”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以狠抓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优化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进一步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推动医学事业发展为己任,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内涵发展,为早日建成西部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止至2020年9月)